酒香醇厚、“智”造辉煌,《启航!大运河》以人文视角开启运河沿线工业之旅
07-12
沉浸式观摩洋河酒酿造技艺
DIY调制“大运河味道”特色酒
大运河纵贯南北,在宿迁,却有一段东西走向的河段,折了一道“7”字形的弯,流向淮安,拐弯处便是"千里运河第一湾"。本期节目,嘉宾们沿着运河湾公园步道骑行,两岸绿树成荫,运河上船只络绎往来,一派繁忙景象,不远处的“千里运河第一湾”清晰可见,一道近乎90度的弯曲河道蔚为壮观。
走上鸿运桥,透过玻璃桥面能看到脚下运河水潺潺而过,张鹏向大家介绍道:“中国近代玻璃工业就是在宿迁发端的”。当地玻璃工业兴起的原因何在?其背后又藏有一段怎样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呢?
“客酬诗兴江帆去,船捎酒香运河来”,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洋河酒酿造技艺)也是宿迁工业发展的一大名片,大运河孕育出的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水运优势让洋河美酒源远流长,成为“味占江南第一家”的老字号品牌。嘉宾们来到国家级4A景区洋河酒厂文化旅游区,在中国首届中国首席白酒品酒师赵国敢大师的带领下,探寻这绝世美酒绵柔醇香的奥秘所在。
在洋河手工班车间,师傅们正熟练地用铁锹将酒醅摊凉,挑起,撒开,干净利落的手法让这并不像所谓的“粗活”,更像是一场力与美的展示。赵大师向大家介绍道,手工班的所有老师傅都有着十到二十年工龄,传承古法酿造技艺,从源头选料到酒醅混合,再到拌曲、加浆……137道工序皆采用纯手工的方式完成,以匠心酿造极致绵柔。
从传统工艺到现代技术,洋河持续提升技艺,确保每一滴酒都品质卓越。在感受了纯手工工艺酿造之后,嘉宾们走进31连跨酿酒车间,近距离观摩现代酿酒工业。这里是行业内单体规模最大、窖池数量最多的车间,占地139亩,有着4340口窖池,一条条机械手臂正在“火力全开”作业不停,高速高效的运作场面十分震撼。
车间工人邀请大家通过“扬酒花”的方式来判断酒的度数高低,嘉宾们能否成功完成挑战?来到目前白酒行业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洋河智能酿酒115车间,会解锁哪些现代高科技以及背后的匠心精神?
之后在罗氏古宅的DIY特调环节里,大家发挥奇思妙想,又会调制出一款怎样具有“大运河味道”的特色酒呢?
见证传统手摇缫丝技艺精妙绝伦
探寻运河沿线工业遗存华丽转身
春华秋实,不负耕耘。作为中国近代手工业发祥地,无锡北部通江达海,南边坐拥太湖,千年运河穿城而过。在历史上,便利的交通催生了这里缫丝、烧窑、面粉加工等民族手工业的兴盛繁荣。清名桥边,一架代表着当代“智”造水平的大型无人机送来一幅写有“清名、古窑、丝缕、九霄”的长卷线索,嘉宾们从清名桥启航,正式开启本次无锡之行。
“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穿过繁华的街道,走进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仿佛瞬间跨越了时空的大门。清名桥,这座横跨在古运河上的石桥,见证了运河两岸的岁月变迁。沿线民居高低错落,码头石埠临岸而建,桥身古朴典雅,石栏上精美的雕刻栩栩如生,诉说着延续四百多年的缱绻温情。
而位于古运河沿线的运河汇,则让人看到这座城市更具现代感的一面。24小时书吧、画廊、文创商店、酒吧、深夜食堂……由老厂房、旧仓库“改”出来的运河汇保留了无锡钢铁厂老厂房的旧貌,也承载着无锡人的城市记忆和运河记忆,让运河繁华实现更多“当代表达”。
而位于古运河沿线的运河汇,则让人看到这座城市更具现代感的一面。24小时书吧、画廊、文创商店、酒吧、深夜食堂……由老厂房、旧仓库“改”出来的运河汇保留了无锡钢铁厂老厂房的旧貌,也承载着无锡人的城市记忆和运河记忆,让运河繁华实现更多“当代表达”。
走下游船码头,历史感与艺术感扑面而来。嘉宾们一行来到无锡窑群遗址博物馆,不仅了解到这条繁忙航线曾向北京、南京运送了无数墙砖、金砖,还学习制作了惠山泥人——运河阿福。赵建高是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山泥人代表性传承人,他介绍说惠山泥人始于宋代,与大运河相伴相生,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由永泰丝绸厂改建而成的中国丝业博物馆见证了无锡这座城市在中国丝业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作用。带着满满好奇,嘉宾们体验了最传统的手摇缫丝技艺,还手工测量出一颗蚕茧竟能抽出1260米蚕丝。如此精密的数据,嘉宾们到底是如何测量出来的呢?来到梁溪空天产业展示馆,嘉宾们亲眼见证自研的国产火箭发动机,自豪感油然而生。在这里会发生什么有趣故事,又会收获怎样的感悟呢?
行至晚间,嘉宾们乘船登上黄埠墩,在运河边闲聊起无锡这片土地的人文魅力与创新活力。无锡何以工业如此发达,与大运河有着怎样的联系?更多节目精彩内容,敬请期待今日21:10江苏卫视《启航!大运河》!
相关阅读
更多精彩文章>>
精彩推荐
更多精彩>>